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0年底发布的《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19)》显示,2019年查办的案件中,原料药行业就有6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原料药领域反垄断执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此次涉案的醋酸氟轻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据悉,天津市市场监管委认为,天药股份以协议形式对醋酸氟轻松原料药销售市场进行划分,变更、固定醋酸氟轻松原料药价格,排除限制醋酸氟轻松原料药销售领域的竞争,违反相关规定,属于达成并实施“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垄断协议的行为。该公司拥有米松系列、泼尼松系列、甲泼尼龙系列等40余个品种,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皮质激素类原料药的产品特点和行业管理的特殊要求使得其进入门槛高、难度大,生产集中度较高。
再往前追溯,原料药行业的垄断现象此前已出现过。
2011年,山东潍坊顺通医药有限公司和潍坊市华新医药贸易有限公司因非法控制盐酸异丙嗪原料药,哄抬价格,导致相关制药
企业停产,分别被国家发改委处以罚款687.7万元和15.26万元,这也是我国针对原料药垄断开出的首张罚单。
复方利血平案在当时也引起很大的行业轰动,原料药货源方将销售价格由每公斤不足200元提高到300~1350元不等。多家复方利血平生产企业无法承受,被迫于当年7月全面停产,市场出现了供应紧张的情况。
此外,还有旷日持久的美国“维生素C垄断案”,以及2020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山东康惠医药、潍坊太阳神医药、潍坊普云惠医药三家葡萄糖酸钙原料药经销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共罚没3.255亿元。这是《反垄断法》实施以来,针对原料药垄断开出的较大一笔罚单。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今,共15家企业因原料药垄断行为遭罚,涉及的原料药包括艾司唑仑、药用水杨酸甲酯、冰醋酸、扑尔敏、葡萄糖酸钙、盐酸溴己新、醋酸氟轻松等。